欢迎光临遵义市保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05
25-03
2025年第三期廉政语录: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时刻不忘国家至上
“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举难》中,尖锐地指出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这是国家衰亡的政治原因。北宋名相范仲淹有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被窝里,先把一天的消费仔细计算一下,没有超过开支预算就安然入睡;如果超了,就难受得辗转不眠。第二天必定想办法节省,以弥补昨天的超支,如此方才安心。他平常吃饭很节省,不让嘴上生“腐败”。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也做官做到宰相,却比他父亲更节俭。他留下了千古名言:“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04
25-02
2025年第二期廉政语录:行令在乎严罚——以法治国促廉政
【释义】行令在于严明刑罚。刑罚严,法令行,则百官畏法尽职;刑罚不严,法令不行,则百官玩忽职守。
03
24-12
2024年第十一期廉政语录: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时刻不忘国家至上
“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这句话出自《吕氏春秋·举难》中,尖锐地指出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这是国家衰亡的政治原因。北宋名相范仲淹有个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被窝里,先把一天的消费仔细计算一下,没有超过开支预算就安然入睡;如果超了,就难受得辗转不眠。第二天必定想办法节省,以弥补昨天的超支,如此方才安心。他平常吃饭很节省,不让嘴上生“腐败”。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也做官做到宰相,却比他父亲更节俭。他留下了千古名言:“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22
24-10
2024年第十期廉政语录:惟俭可以养廉——勤俭体现人生观
钱泳,原名鹤,字立群,号台仙,又号梅溪,清金匮(今江苏无锡)人。长期做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兰林集》《梅溪诗钞》等。《履园丛话》,这本古代笔记以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笔流畅而著称。全书分二十四卷,涉及典章制度、天文地理、金石考古、文物书画、诗词小说、社会异闻、人物轶事、风俗民情、警世格言、笑话梦幻、鬼神精怪等许多方面,堪称包罗万象,蔚为大观。“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这句语录出自于钱泳的《履园丛话·安安先生》,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06
24-09
2024年第九期廉政语录:清正俭约,是居官之良法——勤俭节约得人心
陈弘谋(1696—1771),又作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雍正元年(1723年)乡试解元,同年进士,授检讨,官扬州知府,江南驿盐道,云南布政使,天津分巡河道兼河间知府,江苏按察使,江西、河南、陕西、江苏巡抚,两广总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由吏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衔,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卒,谥“文恭”。《从政遗规》是清朝陈弘谋辑前朝及清代为官者从政心得手记,以为居官箴规,警励自己,也以此勉人的一部书。
02
24-08
2024年第八期廉政语录: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清风千古赢民心
《宋史》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到五年由元朝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和《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段语录出自于《宋史·岳飞传》。
02
24-07
2024年第七期廉政语录:必妻子奴仆皆肯为清官——“贤内助”懿行可嘉
余怀(1616-?),清初文学家。字澹心,号无怀,又号曼翁、鬘持老人。莆田(今属福建)人,居南京。作《板桥杂记》及《味外轩文稿》、《东山谈苑》。“为清官甚难,必妻子奴仆皆肯为清官,而后清官可为,不然则败其守矣”这段语录出自于余怀《东山谈苑》(卷三)。仔细琢磨,这番话有一定道理,而在现实生活中,此类现象也不少见。家人本是官员廉洁从政最大的支持者,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因家人的贪得无厌而走上犯罪道路。
04
24-06
2024年第六期廉政语录: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治国必用德
德治强调“以吏为师”,统治者立身惟正,如韩非语录:“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居官无私,人臣之公义也。”实施“德政”既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共宗旨得以实现的前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坚持依法治国,而且要坚持以德治国,要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08
24-05
2024年第五期廉政语录:从心所欲,不逾矩——不亦乐乎的“平常心”
人品就是道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是良知所在。人们常说,有德有才能办好事,有德无才办不了事,有才无德乱办事,无德无才坏大事,也是这个道理。道德修养是一辈子的事,不因为你有知识、有地位而终止。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能够在宠辱面前神闲气定,必须经过长期的锤炼。
10
24-04
2024年第四期廉政语录: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贪污浪费皆犯罪
《大禹谟》中记载:尧帝时期,黄河经常发洪水,尧帝派鲧治水九年没有成效。尧帝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告别新婚四天的妻子踏上治水的征途,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回,终于取得了成就。舜认为,禹克勤克俭地为人民服务,于是就让位给他。
  • 联系方式:0851-28265552

    地址:遵义市汇川区厦门路天安大厦13楼

    邮政编码:563000

    已有 9021467 人访问过本站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x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0.0557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