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遵义市保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2024年第九期廉政语录:清正俭约,是居官之良法——勤俭节约得人心
发布时间:2024-09-06 16:27:24    来源:《廉政语录100句》    作者:程继隆    阅读次数:513次

【时间】清代

【作者】陈弘谋

【出处】《从政遗规》

【原典】清正俭约,是居官之良法。

【释义】清廉正直,勤俭节约,是当官的最好方法。

陈弘谋(1696—1771),又作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雍正元年(1723年)乡试解元,同年进士,授检讨,官扬州知府,江南驿盐道,云南布政使,天津分巡河道兼河间知府,江苏按察使,江西、河南、陕西、江苏巡抚,两广总督。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由吏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衔,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卒,谥“文恭”。《从政遗规》是清朝陈弘谋辑前朝及清代为官者从政心得手记,以为居官箴规,警励自己,也以此勉人的一部书。 

勤俭节约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也是我们党强化自身建设、克服消极因素的重要举措。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党在反腐倡廉方面频频重拳出击,显示了我党坚决反腐的决心和勇气,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反腐倡廉任务依然艰巨,任重道远。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自觉做到勤俭节约,不仅是党性、作风、道德的反映,也决定于自身的形象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又是保持中共先进性,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证。

勤俭节约是我党对党员领导干部在纪律、作风建设等方面一贯的基本要求。在建党初期和革命年代,我们党明确提出不贪不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颁布了重要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严明、廉洁的纪律深得老百姓的拥护和信赖,这也是被称为“泥腿子”的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战胜蒋介石正规军的道理所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防止和遏制干部队伍中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现象,无论是在国家法律法规,还是在党内规章制度里,都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出严格、明确的要求。在相当长时间里,绝大多数党员都保持了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以大公无私的精神积极忘我地工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针对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反腐败斗争的要求。一方面坚决清除腐败分子,另一方面要求立足教育,着眼防范,下大力气构建思想道德防线,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高到加强中共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高度,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成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决策。

党员领导干部勤俭节约,是社会风气的坐标仪。党风政风对社会风气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党是执政党,因此,在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各个领域,各地区和部门,党员领导干部在执掌着权力,并通过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行使,影响和左右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如果党风不正或出现严重腐败,中共影响力和凝聚力就会产生负效应。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冲击和不良思潮的诱惑,这对所有党员领导干部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绝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开拓进取,奋发工作,但也有极少数人,抵制不住诱惑,经受不住考验,以权谋私、公款吃喝、贪图安逸、追求享乐,相互之间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的风气抬头,这些腐败之风就像毒素一样,到处扩散和蔓延,使社会风气出现霉变,那就更谈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了。

勤俭节约是党和国家执政的基石。历史告诉我们:勤俭节约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回顾历朝历代兴衰成败的历史,凡是比较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深知民心与江山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能否保持勤俭节约,直接影响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离开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和国家的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警惕历史重演,跳出“历史周期率”。

 

注:摘自程继隆著《廉政语录100句》

 

一审:陈雨寒
二审:何兴元
三审:钟泽轲
  • 联系方式:0851-28265552

    地址:遵义市汇川区厦门路天安大厦13楼

    邮政编码:563000

    已有 9021629 人访问过本站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x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0.0552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