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遵义市保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保险服务 >> 风险提示
以案说险:债务纠纷中,保单可被法院依法执行
发布时间:2025-10-23 11:07:10    来源:富德生命人寿遵义中支    作者:刘亮亮    阅读次数:18次

【案例简介】 

F女士自2016年起陆续为自己及家人投保多份保险,多年来持续缴费,保单始终处于有效状态。2021年,其丈夫与人共同经营生意,F女士以共债人身份向银行贷款,用于购置经营所需的大型设备。后续因生意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偿还银行贷款,进而引发债务纠纷。2025年,法院在审理该贷款债务案件并作出判决后,查明F女士名下的有效保单线索,随即依法冻结保单相关权益,后进一步强制退保,将退保金划转至执行账户,用于清偿已生效判决确定的债务。最终F女士不仅未能通过保单规避债务,还失去了对自己及家人的保险保障,前期缴纳的多年保费也因退保遭受巨大损失。

【案例分析】

本案清晰印证,投保人面临债务纠纷且法院判决生效后,保单并非“安全区”,而是可被依法执行的财产权益。这一结论打破了三大常见认知误区:一是误认保单绝对能规避法院执行,实则投保人持有的保单现金价值、红利等财产性权益,属于投保人的责任财产,当法院判决债务需清偿时,可依法对该类权益强制执行,F女士作为共债人,其保单权益自然被纳入执行范围用于清偿债务;二是夸大保险避税功能,与法院执行无关的“避税”宣传本就缺乏依据,仅疾病、身故等保险赔款免征个人所得税,理财性质收益无免税规定,且我国未开征遗产税,更不存在所谓“避遗产税”作用;三是忽视债务隔离的严格法律条件,F女士的债务属夫妻共同经营产生的共债,即便保单为家人投保,其作为投保人的财产权益仍可被法院依法追偿,销售人员宣称“保单能避债、法院动不了”的说法,属于隐瞒法律边界的不实宣传。

【风险提示】 

首先,明确保险核心属性是风险转移,而非规避法院执行的工具,消费者应基于疾病、意外等保障需求投保,切勿轻信“保单可逃避债务执行”的误导。其次,债务纠纷中法院对保单的执行有明确法律依据,需警惕“法院执行不了保单”等绝对化话术,尤其有经营负债、共债情况的人群,资产规划应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而非依赖保险销售人员的片面解读。最后,清晰知晓法律边界:投保人涉债务纠纷且法院判决生效后,保单现金价值等财产权益可被强制执行,恶意投保规避执行还可能导致保单无效,避免因认知偏差在债务执行中蒙受双重损失。

 

一审:陈雨寒
二审:何兴元
三审:钟泽轲
  上一篇“盛情”并非难却
  下一篇心非静不能明
  上一篇“盛情”并非难却   下一篇心非静不能明
  • 联系方式:0851-28265552

    地址:遵义市汇川区厦门路天安大厦13楼

    邮政编码:563000

    已有 9298709 人访问过本站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x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