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遵义市保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一笔清风入万家 ——从“小笔头”到“大清廉”的守望者之路
发布时间:2025-06-20 10:55:45    来源:大地财险遵义中支    作者:刘力嘉    阅读次数:17次

我常说,我的岗位没有多么光鲜——只是中国大地保险遵义中心支公司的一名综合部经理。没有制度制定权,也不主导检查调研,但这并不意味着无足轻重。若把公司比作一架精密仪器,我所在的综合部,正是那根看似普通却不可或缺的传动轴。我们不在台前发号施令,却在幕后细致铺陈。我们不定规矩,却是规矩的守门人。人事、行政、纪检、合规、运营费用、固定资产……我们日复一日地做着具体而琐碎的工作,却也在一次次文字往来中,勾勒出公司的风气走向;在一份份表单审核里,守住清廉的底线与底气。有人笑称综合部是“打杂部门”,可我更愿称之为“守规之眼”——看似只是签字、盖章、拟文、报送等,但每一道流程的规范,每一笔费用的合规,每一次提醒的适时,都是对清廉文化的点滴守护。就像我常说的:“手中虽无重权,笔下却有千钧。”这一笔,承载的是公司规范运营的责任,也是我心中那份对制度、对纪律、对公正的敬畏。

人说清廉如水,润物无声;我却更愿说它如笔,点点皆心,画处有界。纸上有痕,心中有尺;笔端无私,字里见魂。执清廉之笔,书正气之文,这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心中所信、灵魂所向。若要守得住正气,就要握得稳这支笔;若要涵养清风,就要在每一次落笔时自省、自持、自律,力求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无愧于组织。

一笔不苟,万卷皆廉“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在我眼里,“清廉”不是会议上的响亮口号,而是藏在字里行间的自律与坚持。刚入行时,前辈曾半戏半真地说:“综合部啊,就是公司的‘风纪镜’,你手中的每一份文字,映照着公司的规矩、风气和底色。”那时我只是一笑了之,直到有一次,我负责起草一个方案,某部门建议在审批流程上“略作简化”。我听出了话外之音,却仍坚持按制度流程逐一核审、严守权限。几日后,该部门负责人悄悄地对我说:“还得是你们综合部,笔底有分寸,心中有标尺。”那一刻,我明白了——清廉并不一定要大声疾呼,但一定要让人感受到其“有据可循,不容逾越”。有时一个措辞的精准背后,是对边界的坚守;一次“正常流程”的坚持背后,是对风气的呵护。我用一支笔,守护着毫厘不差的制度底线,也勾勒出规矩与责任的清明轮廓。“墨不染心,笔不徇情”——这支笔虽小,却是我与私情的界限,是规矩与便利之间的堤坝。清廉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次次“写规矩”的实际书写与守望。

笔下无私,风自清来在我们的行业,清廉不仅关乎自身,更关乎百姓安宁。保险,是“未雨绸缪”的希望,更是“风雨同舟”的信任。若制度之中渗透私情,若资金流程掺杂灰影,受损的不是利益,而是信仰。记得有次,我们进行合规资料汇审,需对过往归档资料再次梳理。一些文件归档细节存在不一致,有人觉得“小节无碍”,但我却坚持对照制度逐项排查、按规定程序反馈修正建议。没有“亮剑”的高光时刻,也没有被聚焦的“风险点”,但正是一次次对细节的咬定和流程的复核,筑起了我们基层公司风清气正的制度防线。我们始终秉持“小事不马虎、程序不省略”的理念,在近年来多轮内外部检查与评估中,多项管理指标稳居前列。成绩未必耀眼,但正是那些默默伏案的时刻,一行字、一页表格,都蕴含着守责与担当。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身处承上启下的“枢纽岗位”,我深知制度可以写得再完备,若执行者缺乏一颗公心与敬畏,一切皆有虚设之虞。我们所坚持的,不是制定规章,而是以一笔一字去落实它,以一点一滴去体现它。

笔有温度,润物无声我从不认为清廉是冷冰冰的高墙,更愿它是涓涓清流,浸润人心,温柔却坚定。在我们部门,有一位新入职的年轻员工,初到岗位时,面对繁杂台账、琐碎文件,一度很焦躁。我没有批评,而是说道“这些制度不是束缚,是保护;学会用规则思考,才能走得更远。”后来,她在支部组织生活会上发言:“从前我以为‘合规’是对人的怀疑,但现在我觉得那是一种尊重,是对职业的敬畏。”我心中一动——清廉文化的建设,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在点点滴滴的熏陶中落地生根。我们倡导将清廉文化融入日常工作细节,比如在培训课后组织“制度说一说”互动讨论,在年终总结中展示“合规专题分享”,以平实可感的方式让制度之“冷”化为人心之“暖”。保险行业,讲的是保障与责任,而清廉,是我们最本真的职业品格,是在“承诺与兑现”之间不动摇的底气与信仰。

笔落风生,正气长存有人说,综合部写材料,是“无声的鼓手”;而我更愿把自己比作“沉默的灯塔”——不在舞台中央,却以微光引航。我们起草的一封通知,或许只是日常传达的一环,但背后凝结着对政策精神的深刻领悟、对执行逻辑的逐句推敲;我们提出的一项制度建议,也许不具最终决策权,却往往在流程运行中起到“纠偏导航”的作用。虽不直接掌管审批,也不掌握流程终点,但综合部的岗位意味着前置审视与提醒、信息统筹与衔接,是连接制度与实践之间那根不容断裂的纽带。清廉,从不是冷冰冰的标签,也不是“不得不为”的消极防守。更多时候,它体现在那些“该说就说、该问就问”的日常坚守中。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运管费用的预算建议,还是职场租赁、采购流程的信息整合与流转,我们始终坚持“前置提醒、过程把握、结果反馈”,力求在每一个环节中消除灰区、堵住缝隙。有时发现流程执行与制度存在偏差苗头,我们不是“隔岸观火”,更不会“事不关己”,而是第一时间如实反映、客观记录、推动修正,以实际行动维护规则底线、不留情面也不留口实。有人说,制度是笼子,我们不是“造笼者”;可我想说,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做“守笼人”。清廉,不是空洞高悬的口号,而是每一次材料撰写时的专业判断,是每一条公文流转时的敏感触角,是每一次会议纪要里对表述分寸的谨慎拿捏。它是一支笔的力量,也是一把尺的担当——尺量人心、笔定风气。

笔筑清廉,心守晴空笔虽无声,却有力量;事虽繁杂,却见本心。执笔为岗,不苟为魂,愿以手中一笔,书清廉伟业,守金融净土。风清者,气自正;廉明者,业自兴。我们既要以笔为帜,传清正之声,也要以笔为戒,守行为之尺,更要以笔为灯,照心中之道。

笔正风直,字稳行端;廉根深种,信树万家。执笔为剑,廉润人心;清风自来,气正行远。


一审:陈雨寒
二审:何兴元
三审:钟泽轲
  • 联系方式:0851-28265552

    地址:遵义市汇川区厦门路天安大厦13楼

    邮政编码:563000

    已有 9214063 人访问过本站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x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