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召开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6个月的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依法打击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的重要意义,全面加强刑事执法与金融监管部门行政执法协调联动,依法严厉查处金融领域“黑灰产”突出违法犯罪,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坚决维护金融管理秩序,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金融高质量发展。
此次会议明确了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的重点对象,其中保险领域主要聚焦非法“代理退保”及保险诈骗活动。
随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到来,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再次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在保险领域,“代理退保”黑产日渐猖獗,暗藏诸多陷阱,严重扰乱了经济社会正常秩序,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那究竟什么是“代理退保”?它有哪些表现和危害?作为保险消费者,大家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代理退保”?
“代理退保”是指一些非法机构或个人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以“全额退保”“专业维权”为幌子,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退保,并从中牟取高额手续费的行为。
二、“代理退保”常见套路
(一)承诺“全额退保”:任何保险产品都有犹豫期,犹豫期后退保只能退还保单现金价值,不可能全额退保。
(二)恶意投诉施压:通过编造理由、歪曲事实等方式向监管部门恶意投诉,向保险公司施加压力,以此来达到全额退保的目的。
(三)诱导签署协议:要求消费者签署委托协议,授权其代理退保,并收取高额手续费。
(四)冒充保险公司员工: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联系消费者,自称是保险公司员工,可以帮助消费者办理退保。
三、“代理退保”的危害
(一)资金损失:非法代理机构或个人通常会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他金融产品,造成二次损失。退保后不仅失去了保险保障,还可能因退保损失了已缴纳的大部分保费,得不偿失。
(二)信息泄露:代理退保需要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存在被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三)失去保障:退保后,消费者将失去原有的保险保障,消费者可能随着年龄增长、健康状况变化等原因,难以再次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或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保费,增加了经济负担,使得再保困难重重。
(四)法律风险:部分代理退保行为涉嫌违法,消费者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四、如何正确办理退保?
(一)通过正规渠道:消费者可以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热线电话、前往保险公司营业网点或通过官方寿险APP办理退保。
(二)了解退保损失:在退保前,请认真阅读保险合同条款内容,详细了解退保可能产生的损失。
(三)谨慎决策:退保后将失去原有的保障,请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五、温馨提示
(一)充分了解保险产品:在购买保险前,请仔细阅读保险条款,明确保险责任、退保政策等重要信息,避免盲目投保。
(二)谨慎对待“代理退保”:切勿轻信陌生人的承诺,不要轻易委托他人办理退保业务。
(三)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不随意向非法机构或个人泄露敏感信息,防范信息泄露风险。
(四)遇到问题及时咨询:如果对保险产品有任何疑问或遇到困难,可直接联系保险公司客服人员或专业的保险服务人员,寻求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
联系方式:0851-28265552
地址:遵义市汇川区厦门路天安大厦13楼
邮政编码:563000
已有 9019484 人访问过本站
Copyright © 2024 遵义市保险行业协会 黔ICP备2020009492号
贵公网安备 520303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