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遵义市保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执清廉之笔,抒保险业清风正气 ——严格自律出清廉,服务创新谋发展
发布时间:2025-06-20 10:09:08    来源:国寿财险遵义中支    作者:曾义    阅读次数:24次

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此谓公生明,廉生威也”清廉是一种官德,也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她使人威严,更使人崇高。她无私无畏,无坚不摧;她高风亮节,一身正气。她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传承,她是政治文明的一种理念。

清廉金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廉洁心”与“价值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郑重提出弘扬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意味着党的创新理论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道德学说新的内容,深化了我们对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领悟。

同时,加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新时代金融行业应对复杂环境,确保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如某健康险公司因“带病投保”合谋案被曝光,导致客户续保率骤降,股价单日跌幅达到峰值。研究表明,企业廉洁指数每提高1分,客户忠诚度则会提升3分,这恰恰验证了“廉洁溢价”的客观存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腐败造成的损失具有杠杆效应,几百万元的利益输送可能造成数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诱发的金融风险会扩散到实体经济,会导致金融领域一系列连锁反应,给金融安全、市场稳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在保险行业,往往存在大数法则与道德贴现率的辩证关系,保险精算的设计揭示了风险分散的规律,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更需引入“廉洁乘数”——据权威机构统计,2024年因职务腐败导致的年均保费损失达1.2%,相当于侵蚀行业利润230亿元,这就意味着,当清廉不再仅是道德要求,而成为经济理性选择时,方能实现“义利共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古代伦理镜鉴中的晋商顶身股到廉洁期权‌,也可看到权力制衡的影子,这彰显了‌古人的管理智慧,清代晋商票号首创“银股”(资本股)与“顶身股”(人力股)分离机制,掌柜可凭廉洁绩效获得最高百分之十的顶身股,但一旦贪腐则终身除名。这种“激励相容”设计,使日升昌票号百年无重大舞弊,其“身股禁贪”原则可为现代股权激励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到了现代,某头部寿险公司推出“廉洁递延奖金池”,从高管考核中计提一部分绩效奖励存入独立账户,若任期内无廉洁瑕疵,退休时可提取本金及150%的收益,若违规违纪则全部罚没。试行首年,中层以上干部主动申报利益冲突事项同比增加4倍。

依法合规牢记职责不辱使命,置身金融清正廉洁自警自省。从完善制度建设到开展清廉文化培训,从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到犯罪庭审旁听,多年来,中国人寿财险遵义市中心支公司作为金融央企,在如何推进改革发展中夯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底线铭胸,常闻警钟;清廉舒坦,敬业从容。作为公司纪检干部,我深刻地认识到清廉文化是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价值观的深度融合,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与道德底线的不可逾越性,同时,清廉文化还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免疫系统”,需以系统思维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治”闭环。它不仅要求党员干部“不敢腐”,更通过文化浸润实现“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清廉文化还需依托制度刚性约束,如权力运行监督机制、风险防控体系等,将廉洁要求嵌入业务流程,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治理生态,具体体现为公私分明的职业操守,要求员工在利益诱惑、人情往来等场景中坚守原则,例如拒绝利益输送、严控关联交易、规范商务接待等具体行为准则。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北宋名臣包拯在《乞不用赃吏疏》中写道:“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千年后的今天,保险行业作为社会风险管理的“稳定器”,资金流动规模庞大,利益博弈错综复杂,清廉文化更应成为从业者的“基因编码”。从古代御史台的“风闻言事”到现代保险业的“三道防线”,历史的镜鉴始终在警示:唯有淬炼廉洁铁军,方能筑牢行业根基。今年以来,公司采取组织党员干部签署《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承诺书》以及发放《廉洁家书》等形式,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工作。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等重要节点,印发严明纪律通知,通报系统内外违反“四风八规”典型案例,用一桩桩一件件真实案例,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时刻绷紧纪律之弦,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警钟长鸣长警,醒言常省常醒。

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为巩固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等作风建设成果,回应现代化治理需求,从而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今年,党中央毅然决定,自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彰显着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保险领域出现了“北大方正人寿案”“国华人寿五虚案”和“江苏农险骗保案”等典型案例,突出表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为此,党中央高屋建瓴,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作为国有保险企业,公司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全系统内认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切实做到“用心学、仔细查、有效改”,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办事不离章,行为不越轨,自觉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任重道远,纵观历史烟云,不乏妙方良策。明代清官海瑞任淳安知县时,面对豪强兼并土地、农户赋税畸高的乱象,以“清丈田亩”为突破口,力推“退田还民”政策。他顶住权贵压力,重新勘定土地归属,削减虚报税赋,使民生得以喘息,这揭示了廉洁的本质就是打破利益壁垒,维护公平正义。在革命战争年代,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曹菊如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抗战时期,首创“实物本位”货币体系,以棉布、食盐为发行储备,严控超发。面对国民党封锁,他坚持“一匹布对应一万元”的硬约束,确保边区金融稳定。这种“不滥发、不徇私”的铁律,恰是当今保险资金运用的核心准则。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首任总经理胡景沄提出“不拿客户一分钱、不搞特殊化承保、不与私商合股经营”的铁律。面对投机资本对保险业的渗透,他顶住压力清退多家违规代理机构,奠定了国营保险的诚信根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让义利之辨照亮精算天平,当清廉文化从道德说教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市场要素时,保险业方能跳出“违规-处罚-再违规”的怪圈,在义利平衡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当不廉洁行为的潜流,在暗地里悄悄涌动的时候,她如一座坚实的堤坝承载了江山永固的大任,当不正之风的寒潮,在沙尘的助长下向我们袭来的时候,她如一道宽广的绿色屏障,阻隔着荒冷人心的沙漠。

清廉金融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因为,清廉是人类正义的化身,是权力文明的标志,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民主思想结晶,是世间永恒、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审:陈雨寒
二审:何兴元
三审:钟泽轲
  下一篇筑牢行业发展之基
  上一篇公益是心与心的联结   下一篇筑牢行业发展之基
  • 联系方式:0851-28265552

    地址:遵义市汇川区厦门路天安大厦13楼

    邮政编码:563000

    已有 9206151 人访问过本站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x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